中国东部Ⅰ型地幔包体主要元素的区域性变化及其与地壳/岩石圈年龄、厚度的关系

被引:5
作者
范蔚茗
陈欣
M. A. Menzies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2] Department of Geology
[3] Royal Holloway
[4] University of London
[5] Egham
[6] Surrey TW OEX
[7] UK 长沙
[8] 长沙
关键词
主要元素; T型包体; 中国东部;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93.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I型地幔包体,揭示了深部岩石圈具有饱满的属性。太古代和后太古代地壳/岩石圈区域的岩石圈地幔的化学成分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薄地壳(<3.5km)和薄岩石圈(<100km)区域的岩石圈地幔显示更饱满的特征。前中生代金伯利岩的地幔包体和捕虏晶,反映了古岩石圈地幔难熔特征和不相容组分的富集。新生代和古生代岩石圈地幔化学成分、厚度和热状态的明显差别,暗示古岩石圈地幔遭受破坏并被新增生的MORB+OIB地幔不同程度地置换。现阶段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可能是大洋型地幔和古克拉通型残留地幔的混合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辽宁复县地区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 [J].
路凤香 ;
韩柱国 ;
郑建平 ;
任迎新 .
地质科技情报, 1991, (S1) :2-20+141
[2]   中国东部上地幔热结构——由岩石学模型推导 [J].
邓晋福 ;
赵海玲 .
地质学报, 1990, (04) :344-349
[3]   中国几个地方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捕虏体研究 [J].
刘若新 ;
樊祺诚 ;
孙建中 .
岩石学报, 1985, (04) :24-33+96
[4]   福建省碱质玄武岩系列中超镁铁岩包体的特征及其生成的温度和压力 [J].
孙伟汉 ;
赖志敏 .
地质论评, 1984, (04) :325-336
[5]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太平洋板块运动附视频 [J].
环文林 ;
时振梁 ;
鄢家全 .
地质科学, 1982, (02) :179-190
[6]   地窪区的第三構造层——地窪沉积层 [J].
陈国达 .
科学通报, 1959, (05) :173-174
[7]  
华北地台金伯利岩与金刚石[M]. 地质出版社 , 黄蕴慧等著, 1992
[8]  
中国大地构造概要[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广州地震大队 主编, 1977
[9]  
The major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upper mantle estimated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lherzolites[J]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