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界层数值模式研究以及在香港地区复杂地形下的应用

被引:17
作者
佟华
陈仲良
桑建国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2] 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
[3]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北京
[4] 香港九龙
[5] 北京
关键词
城市边界层; 能量平衡模式; 香港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 [中气候与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由于城市表面复杂的下垫面的影响 ,使得城市边界层风温场结构较其他下垫面有很大不同。作者通过将城市中 5 0 0m网格内的各种地表类型 ,按照各自在网格中所占的百分比及各自的地表参数加权平均 ,得到此网格的平均的地表参数 ,以此准确反映下垫面的情况 ,建立分辨率为 5 0 0m的城市边界层能量平衡模式 ,将此城市边界层能量平衡模式嵌入动力学框架 ,并用中尺度模式MM5作为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建立一个既考虑中尺度背景场又详细考虑城市下垫面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城市边界层模式系统。将模式系统运用于香港复杂地形下的边界层特点的模拟研究。通过与观测值的比较 ,模式能够较准确的模拟出海陆风、城市热岛等热力过程 ,及气流过山引起的绕流等动力过程 ,并且通过对边界层高度的模拟预测污染扩散的条件等。说明模式系统具有模拟在中尺度的背景场的控制下海陆风环流、过山堆积和绕流及城市热力影响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57 / 978+1021 +1021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modeling system—RAMS[J] . R. A. Pielke,W. R. Cotton,R. L. Walko,C. J. Tremback,W. A. Lyons,L. D. Grasso,M. E. Nicholls,M. D. Moran,D. A. Wesley,T. J. Lee,J. H. Copeland.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1992 (1)
[2]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nocturnal urban boundary layer[J] . I. Uno,H. Ueda,S. Wakamatsu.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