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生存质量在眼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12
作者
:
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广州
于强
机构
:
[1]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广州
来源
:
现代康复
|
2000年
/ 09期
关键词
:
生存质量;
视觉;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49 [康复医学];
学科分类号
:
100215 ;
摘要
:
新开发的生存质量量表包括了视功能和症状的现状及其对精神心理、视觉相关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执行情况的影响及对本人生存质量的满意度项目,不仅满足了眼科疾病的特殊要求,还可应用于测量不同眼疾患者医疗干预效果的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307 / 130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
[J].
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于强
;
李绍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李绍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和年
;
叶天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叶天才
;
敖晶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敖晶晶
.
中华眼科杂志,
1997,
(04)
:68
-71
[2]
白内障患者视力改变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J].
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广州,广州,广州
于强
;
李绍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广州,广州,广州
李绍珍
;
敖晶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广州,广州,广州
敖晶晶
;
陈和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广州,广州,广州
陈和年
.
眼科学报,
1997,
(02)
:85
-89
[3]
青光眼与生存质量的关系[J]. 于强,叶天才,李绍珍,陈和年.眼科学报. 1996(04)
←
1
→
共 3 条
[1]
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
[J].
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于强
;
李绍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李绍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和年
;
叶天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叶天才
;
敖晶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敖晶晶
.
中华眼科杂志,
1997,
(04)
:68
-71
[2]
白内障患者视力改变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J].
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广州,广州,广州
于强
;
李绍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广州,广州,广州
李绍珍
;
敖晶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广州,广州,广州
敖晶晶
;
陈和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广州,广州,广州
陈和年
.
眼科学报,
1997,
(02)
:85
-89
[3]
青光眼与生存质量的关系[J]. 于强,叶天才,李绍珍,陈和年.眼科学报. 1996(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