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奶花芸豆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8
作者
杨金红
白丽艳
郭庆元
刘华威
赵震宇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奶花芸豆; 立枯丝核菌; 融合群; 致病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43 [豆荚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新疆奶花芸豆主产区采集的奶花芸豆立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病苗及土样中分离得到85个丝核菌(RhizoctoniaDC)菌株,经鉴定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对85个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的菌丝融合群判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新疆对奶花芸豆造成侵染为害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有AG1、AG2、AG4、AG5,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6.5%、34.1%、29.4%和20.0%;各融合群对奶花芸豆苗期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在4个融合群中,以AG2分布最广,致病性最强。试验对奶花芸豆立枯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组成,及各融合群对奶花芸豆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病研究方法.[M].方中达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丝核菌细胞核染色技术的研究 [J].
黄江华 ;
杨媚 ;
周而勋 ;
戚佩坤 .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04) :13-17
[3]   从植物病组织中分离立枯丝核菌的快速、简便技术 [J].
周而勋 ;
杨媚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128-129
[4]   关于RHIZOCTONIA SOLANI菌丝融合分类和有性世代的研究 [J].
陈延熙 ;
张敦华 ;
段霞渝 ;
鲁素芸 .
植物病理学报, 1985, (03) :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