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污染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被引:49
作者
崔毅
马绍赛
李云平
邢红艳
王梅胜
辛福言
陈聚法
孙耀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开放实验室
[2] 山东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3] 青岛市城阳区海洋与水产局
[4]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5] 青岛
[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7] 烟台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莱州湾; 污染; 渔业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根据 1998年 4、7、10月对莱州湾污染调查结果 ,讨论了入海污染物对莱州湾的污染影响、分布特征及其入海通量。结果表明 ,莱州湾主要污染物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结果 ,小清河是莱州湾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渔业资源影响关系表明 ,环境因子对幼对虾相对数量变化均有一定的影响 ,1990~ 1998年COD与幼对虾相对数量相关性相对较明显 (γ =- 0 .5 6 5 8) ,无机磷和无机氮与幼对虾数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从不同时间段看 ,1990~ 1993年只有无机氮与幼对虾数量相关性明显 ,呈正相关关系 ,而 1994~ 1998年COD、无机磷与幼对虾相对数量却呈显著负相关 (γ =- 0 .86 33,γ =- 0 .792 8)。说明近年来COD、无机磷对莱州湾幼对虾相对数量的变动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陆源性污染对海域环境影响加剧 ,使得渔业资源、结构、组成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河口污染的加剧 ,不仅破坏了渔业资源 ,更重要的是破坏了产卵场。鱼卵的种类和数量在小清河附近海域的分布范围也在缩小 ,仔稚鱼分布数量 ,已由小清河附近海域北移至黄河口至刁口一带 ,仔稚鱼有回避该区污染的现象。在莱州湾中 ,小清河为主要污染源之一 ,其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即有代表性 ,又有普遍性 ,从中说明了渤海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渤海渔业资源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 [J].
金显仕 ;
唐启升 .
中国水产科学, 1998, (03) :19-25
[2]  
1997年莱州湾渔业生态监测 .2 山东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渔业环境保护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