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相山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64
作者
杨水源
蒋少涌
姜耀辉
赵葵东
范洪海
机构
[1]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斑岩;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相山; 江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相山铀矿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其赋矿围岩是一套火山侵入杂岩,主要由流纹英安岩、碎斑熔岩和晚期的次火山岩组成.采用SHRIMP,LA-ICP-MS和LA-MC-ICP-MS对相山地区早阶段的流纹英安岩和晚阶段的流纹英安斑岩进行了高精度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流纹英安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5.1±1.7)Ma,流纹英安斑岩的年龄为(134.8±1.1)Ma.这表明这些岩石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侏罗纪.这一新年龄数据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它表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应形成于早白垩世时期,此时在该区的构造背景己演变为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而产生的弧后拉张阶段.流纹英安岩归属于早阶段的溢出相岩石,流纹英安斑岩则属于火山期后的浅成-超浅成侵入岩,这预示着相山大规模的火山侵入活动可能是一次集中而短暂的活动.相山流纹英安岩的锆石εHf(t)为-5.7~-8.5,流纹英安斑岩的锆石εHf(t)为-6.9~-10.1,两者变化范围较小.相山流纹英安岩的锆石的Hf模式年龄tDM2介于1550~1720Ma之间,流纹英安斑岩的锆石的Hf模式年龄tDM2介于1621~1823Ma之间,都与Nd模式年龄计算结果(1486~1911Ma)相近.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相山流纹英安岩及流纹英安斑岩可能是起源于相山基底早元古代-中元古代变质岩的部分熔融,并且其源区无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
引用
收藏
页码:953 / 96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3 条
[1]   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及地质应用 [J].
侯可军 ;
李延河 ;
邹天人 ;
曲晓明 ;
石玉若 ;
谢桂青 .
岩石学报, 2007, (10) :2595-2604
[2]   赣南中侏罗世正长岩-辉长岩的起源及其地质意义 [J].
贺振宇 ;
徐夕生 ;
陈荣 ;
邢光福 .
岩石学报, 2007, (06) :1457-1469
[3]   相山“流纹英安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J].
张万良 ;
李子颖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1) :21-26
[4]   赣中存在中元古代变质基底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J].
章邦桐 ;
胡恭任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4) :466-474
[5]   白垩纪时期赣杭构造带的伸展作用 [J].
余心起 ;
吴淦国 ;
舒良树 ;
颜铁增 ;
张达 ;
狄永军 .
地学前缘, 2006, (03) :31-43
[6]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反方向岩浆演化系列研究 [J].
张万良 .
中国地质, 2005, (04) :24-32
[7]   华南白垩纪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制约 [J].
陈卫锋 ;
陈培荣 ;
徐夕生 ;
张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1007-1018
[8]   相山火山盆地岩石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窦小平 .
铀矿地质, 2005, (06) :20-21+23-26
[9]   利用DCTA和HIBA快速有效分离Rb-Sr、Sm-Nd的方法 [J].
濮巍 ;
高剑峰 ;
赵葵东 ;
凌洪飞 ;
蒋少涌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45-450
[10]   江西九龙嶂和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的对比研究 [J].
张万良 ;
刘德长 ;
李子颖 .
现代地质, 2005, (02) :2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