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14
作者
祁元
王一谋
王建华
颜长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驱动机制; 宁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1990年和2000年两期遥感图像,通过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0—200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宁夏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特点是耕地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城镇居民建设用地有小规模快速增长,其它土地利用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中.空间变化表明,土地利用变化随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不同程度和幅度的变化.宁夏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以反映人类活动强度和区域社会经济情况的人类活动综合度和距居民地距离因子,及自然属性方面的海拔与坡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最显著,说明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是宁夏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驱动力,而自然的限制因素海拔与坡度等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变化的分布.由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宁夏在原有耕地分布基础上,新增耕地较多的位于远离灌渠、道路和居民地的地区,而且海拔和坡度均趋于不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899 / 9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PRA和GIS在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J].
郝仕龙 ;
李壁成 ;
于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309-315
[2]   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 [J].
龙爱华 ;
徐中民 ;
张志强 .
冰川冻土, 2003, (06) :692-700
[3]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3, (05) :643-650
[4]   人类活动引起的我国西北地区21世纪温度和降水变化情景分析 [J].
徐影 ;
丁一汇 ;
赵宗慈 .
冰川冻土, 2003, (03) :327-330
[5]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荒漠化动态分析——以宁夏盐池为例 [J].
祁元 ;
王一谋 ;
王建华 ;
颜长珍 .
中国沙漠, 2003, (03) :69-73
[6]   本世纪西北气候可能转型的依据和原因分析 [J].
汤懋苍 ;
高晓清 ;
朱德琴 .
冰川冻土, 2003, (02) :170-173
[7]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J].
田光进 ;
庄大方 ;
刘明亮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30-36
[8]   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 [J].
陈东景 ;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冰川冻土, 2001, (02) :164-169
[9]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29-333
[10]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研究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庄大方 .
遥感学报, 1999, (02) :51-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