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大豆栽培区划的研讨
被引:15
作者
:
吕世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吕世霖
程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程舜华
程创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程创基
郭显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郭显荣
李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李娥
王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王峰
机构
:
[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来源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81年
/ 01期
关键词
:
大豆;
亚区;
耕作栽培;
黄豆;
结荚习性;
栽培区划;
D O I
:
10.13842/j.cnki.issn1671-8151.1981.01.002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大豆在我国分布很广,东起海滨,西至新疆,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除个别海拔极高的寒冷地区外,均有种植。在这样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大豆的耕作栽培制度和品种类型,不同地区有着明显差别。因此,合理地进行区域规划,对大豆引种育种和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我国的大豆区划问题,王金陵先生早在1943年就提出了初步方案,将全国大豆划分为五个栽培区,即春大豆区,夏大豆冬闲区,夏作大豆区,秋作大豆区和大豆两获区,为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