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岭谷区都市城郊耕地景观演变案例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被引:5
作者
王永艳 [1 ,2 ]
李阳兵 [1 ,2 ]
何太蓉 [1 ,2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平行岭谷区; 耕地景观; 演变历程; 沙坪坝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为研究都市城郊耕地景观的演变历程,总结耕地景观演变模式进而为未来研究区的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调控提供可借鉴性措施,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按其地貌特征从东至西划分为东部丘陵A区、岩溶低山B区、中部浅丘C区、西部岩溶低山D区4个区域,以1979年的MSS影像、1988、1995、2001、2007和2010年5个时期的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景观指数和定量表征指标,分析了沙坪坝区耕地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变化幅度及其种植结构引起的耕地景观功能变化。结果表明:A、B、C、D 4区耕地平均斑块面积在1979~2010年有了较大程度的减小,相应的斑块数目有了显著的增加,斑块密度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除了A区在逐步减小外,其他3区均呈增大趋势,耕地景观总体的破碎化程度增加了。2001年以前,除了A区快速减少外,各区耕地面积相对稳定;2001年为界限至今,A、C两区耕地演变属于快速消退型,B、D区则属于逐渐消退型。从2003年到2007年研究区种植作物类型及各区功能定位有所变化,研究区正处于从传统都市城郊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变中。研究区耕地景观从东部主城核心区到西部缙云山区,呈现跳跃突变式演变的特殊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27 / 10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华北平原禹城市耕地变化与驱动力分析(英文) [J].
陈朝 ;
吕昌河 ;
范兰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 22 (03) :563-573
[2]   基于多元方法耦合的高强度人为扰动复合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J].
王金亮 ;
邵景安 ;
李阳兵 .
资源科学, 2012, 34 (04) :777-786
[3]   黄土高原1990-2000年间的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J].
刘琳 ;
刘雪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5) :8-13
[4]   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多功能演变的空间特征 [J].
宋志军 ;
刘黎明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27-433
[5]   平行岭谷区建设用地格局演变扩展的通道与低山阻隔效应 [J].
李阳兵 ;
张阳阳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440-448
[6]   大都市郊区山地景观规划的案例研究 [J].
邵景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2) :228-234+316
[7]   中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综述 [J].
方志权 ;
吴方卫 ;
王威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8) :521-525
[8]   京郊西北地区农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特征 [J].
岳德鹏 ;
王计平 ;
刘永兵 ;
李海龙 ;
黄月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6) :89-95+313
[9]   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 [J].
孙强 ;
蔡运龙 ;
王乐 .
资源科学, 2007, (04) :158-163
[10]   基于时空分析的城市边缘区耕地演变机理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 [J].
赵曦 ;
刘耀林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43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