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与SRTM的青藏高原冰缘地貌信息提取方法——以1:100万标准分幅拉萨幅(H46)为例

被引:17
作者
赵尚民 [1 ]
程维明 [1 ]
柴慧霞 [1 ]
乔玉良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太原理工大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缘地貌; 遥感解译; 信息提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85 [专门地图编制];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1404 ;
摘要
根据模型和分布函数,本文首先依据多年平均气温、地温和SRTM等数据对研究区域冰缘地貌的分布范围进行分别提取,并利用遥感数据和人工解译方式对其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定指标,利用SRTM数据对冰缘地貌次级类型(如起伏度、海拔高度和坡度等)进行了提取,从而完成研究区域冰缘地貌信息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冰缘地貌总面积约5.15×104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另外在东北部也有少量分布;通过提取,研究区域中最重要的冰缘地貌类型是冰缘作用的中起伏缓极高山,面积约0.82×104km2,分布范围较广。②冰缘地貌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气温和地温等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提取的结果可为冰缘地貌的解译提供一定的参考;由于青藏高原气象站点较少,数据精度较低,自动提取精度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进行人工解译修正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75 / 1185+1307 +130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青藏高原地气温度之间的关系 [J].
李述训 ;
吴通华 .
冰川冻土, 2005, (05) :627-632
[2]   20世纪后期青藏高原积雪和冻土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J].
高荣 ;
韦志刚 ;
董文杰 ;
王澄海 ;
钟海玲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2) :191-196
[3]   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 [J].
张镱锂 ;
李炳元 ;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2, (01) :1-8
[4]   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区域分布计算机模拟与制图 [J].
吴青柏 ;
李新 ;
李文君 .
冰川冻土, 2000, (04) :323-326
[5]   青藏高原开发中的冻土问题 [J].
程国栋 ;
赵林 .
第四纪研究, 2000, (06) :521-531
[6]   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 [J].
刘东生 ;
张新时 ;
熊尚发 ;
秦小光 .
第四纪研究, 1999, (05) :385-396
[7]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概论 [J].
郭鹏飞 ;
王健 ;
边纯玉 .
青海地质, 1995, (02) :58-69
[8]   青藏高原极大陆型多年冻土和冰缘若干问题探讨 [J].
王绍令 .
干旱区地理, 1991, (02) :10-14
[9]   我国冰缘地貌研究述评与展望 [J].
崔之久 ;
朱诚 .
冰川冻土, 1988, (03) :304-311
[10]   青藏高原的范围 [J].
李炳元 .
地理研究, 1987, (03) :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