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滋病防治中的国际合作——以中国防治艾滋病为例的分析

被引:5
作者
蔡高强
徐徐
机构
[1] 湘潭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艾滋病; 国际法; 国际合作;
D O I
10.13715/j.cnki.jxupss.2007.04.009
中图分类号
R183 [传染病预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艾滋病的泛滥和蔓延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的全球性问题。以联合国为主导,各主权国家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初步形成了国际合作机制:建立全球性艾滋病防控监测机制、发展国际综合防治体制、援助发展中国家、明确国际共同规则与共同行动。随着防治艾滋病国际合作中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地位的确立,地区性合作与全球性合作、非政府间合作与政府间合作相互渗透,国际合作中人权保护的新发展,使国际法上的国际合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得以创新和超越。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妇女易感艾滋病的社会文化原因探析及对策建议——基于广东的调查 [J].
龙秋霞 .
妇女研究论丛, 2006, (01) :20-25
[2]   艾滋病立法与国际人权保障 [J].
黎作恒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 (03) :30-38
[3]   非政府组织的勃兴与国际法律秩序的变塑 [J].
刘超 .
现代法学, 2004, (04) :116-121
[4]   传染病的全球化与防治传染病的国际合作 [J].
何帆 .
学术月刊, 2004, (03)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