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原则及其给我国的启示

被引:6
作者
魏汉涛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挑衅原则; 激情犯罪; 单纯语言规则; 错误报复规则;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1.03.016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挑衅原则是英、美等国法律规定的处理因受被害人强烈挑衅而在激情状态下犯罪的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英、美等国法律规定这一原则的理论根据在于:从主观方面看因受挑衅而进入激情状态的行为人的控制能力相对较低,其行为的应受谴责性相应降低;从客观方面看被害人因实施了挑衅行为而应对其被害分担部分责任,以致行为人造成的损害相对较小,错误性相对较低。挑衅原则给我国的启示是:我国应将激情犯罪上升为法定的从轻或减轻情节,并且要合理规定其适用条件,防止其被滥用。在具体适用这一原则时应注意行为合理与情感合理的认定、单纯语言规则的运用,并遵守错误报复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被害人过错影响定罪量刑的根据 [J].
齐文远 ;
魏汉涛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1) :95-103
[3]  
美国刑法精解[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德雷斯勒, 2009
[4]  
反思刑法[M]. 华夏出版社 , (美) 弗莱彻, 2008
[5]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 1999
[6]  
Victims and Perpetrators: An Argument for Comparative Liability in Criminal Law[J] . Vera Bergelson.Buffalo Criminal Law Review . 2005 (2)
[7]  
Act and Crime:The Philosophy of Action andIts Implication For Criminal law .2 Moore,Michael S. Clarendon Press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