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还原条件对不同土壤中镧形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高峰 [1 ,2 ]
胡维平 [1 ]
张自立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淹水土壤; 镧; 形态分布; 稀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以旱作条件为参照,研究淹水还原条件对镧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还原条件对内源镧B1态: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B2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B3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的分布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外源镧,B1和B3态受淹水条件影响较大,相对于旱作条件,其浓度有增加的现象,淹水条件下B2态在中性土壤中含量稳定,酸性土壤中含量下降,而碱性土壤中含量则上升,产生变化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两种模拟条件下外源镧3种形态的分布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不论在旱作还是淹水条件下,3种土壤中外源镧各形态浓度顺序相同,B1和B2态为:黄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B3态为:砂姜黑土>黄褐土>黄红壤;两种模拟条件下,3种土壤中的外源镧有进入残渣态的趋势,但并不明显,且不同土壤的各形态对残渣态的贡献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小麦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动态及对土壤铜镉活性的影响:田间微区试验 [J].
潘逸 ;
周立祥 .
环境科学, 2007, (04) :4859-4865
[2]   淹水还原作用下土壤镉的吸附与解吸特征的初步探讨 [J].
葛滢 ;
李义纯 ;
周权锁 ;
宗良纲 .
生态环境, 2006, (04) :730-734
[3]  
Accumulation and Fractio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Soil-Rice Systems[J]. 王立军,梁涛,胡蔼堂,丁士明,张朝生,阎欣.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5(06)
[4]   三峡水库消落区淹水后土壤性质变化的模拟研究 [J].
张金洋 ;
王定勇 ;
石孝洪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6) :120-123
[5]   水田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的产生动态及对土壤中重金属活性的影响:田间微区试验 [J].
王艮梅 ;
周立祥 ;
占新华 ;
黄焕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5) :858-864
[6]   海南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J].
朱维晃 ;
杨元根 ;
毕华 ;
刘强 .
地球与环境, 2004, (02) :20-25
[7]   稀土元素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现状 [J].
季宏兵 ;
王立军 ;
董云社 ;
王世杰 ;
罗建美 ;
孙媛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51-61
[8]   外源稀土对土壤中稀土和重金属可交换态的影响 [J].
丁士明 ;
张自立 ;
梁涛 ;
孙琴 ;
查立新 .
环境科学, 2003, (04) :122-126
[9]  
Effec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on Quantity Growth of Crops[J]. 张自立 ,常江 ,汪成胜 ,柴绍明 ,韩修明 ,李瑞.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2(04)
[10]   外源稀土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J].
黄圣彪 ;
李德成 ;
王子健 ;
彭安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