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24
作者
祁燕蓉
何生虎
史光亮
机构
[1] 宁夏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苦豆子; 生物碱; 种子; 黄酮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繁殖器官; 色酮; 化学组成; 苦参素; 氧化苦参碱; 抗心律失常药; 苦豆碱;
D O I
10.15979/j.cnki.cn62-1064/s.2008.06.002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苦豆子类生物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J].
黄秀梅 ;
李波 .
中国药事, 2002, (03) :47-50
[2]   苦豆子干馏油的抗炎与抗真菌作用 [J].
叶尔波 ;
孙鑫 ;
熊元君 ;
帕丽达 ;
迪里拜尔 .
新疆中医药, 2001, (04) :6-7
[3]   苦豆子的研究进展 [J].
杨家新 ;
喻志芳 .
天津药学, 1998, (01) :43-46
[4]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成分研究 [J].
张兰珍 ;
李家实 ;
皮特·豪佛顿 ;
西蒙·杰克逊 ;
图温蒂曼 .
中国中药杂志, 1997, (12)
[5]   苦豆子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新探 [J].
张建华 ;
乌云 .
中草药, 1997, (08) :465-467
[6]   苦参抗柯萨基B组病毒的初步研究 [J].
刘晶星 ;
陆德源 ;
杨仲明 ;
陈曙霞 ;
钱富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1, (02) :140-142
[7]   苦豆子的7种生物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黎雪如 ;
戴寿芝 ;
李为 ;
周娅 ;
赵晓航 ;
高乐 .
中草药, 1987, (05) :22-23+21
[8]  
中药大辞典.[M].江苏新医学院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