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

被引:51
作者
江蓝生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关键词
结构助词; 功能; 现代汉语; 领格助词; 处所; 汉语史; 语言史; 《祖堂集》; 助词系统; 名词; 名物字; 实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2 [词类];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以汉魏六朝白话资料中出现的处所名词"所"和"许"用作领格助词的现象为突破口,论证了处所词、方位词演变为结构助词的可能性,即在"名+方+名"结构中,方位词位于结构助词"之"的位置上,当方位词词义完全应化时,通过重新分析,方位词就充当了结构助词。始见于唐代的结构助词"底"最初只有"名 /代+底"式,本文论证其中的"底"本是个方位词,它是受处所词"所、许"的类化而用如结构助词的。"底"进入结构助词领域后,不仅继承了 "所、许"的用法,而且还吸收了结构助词"者"和"地"的诸多用法,"底"字用法的扩大是同一系统内部成员之间功能相互沾染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论“的”的语法化历程 [J].
石毓智 ;
李讷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6) :165-180
[2]  
近代汉语助词.[M].曹广顺 著.语文出版社.1995,
[3]  
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梁晓虹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4]  
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冯春田 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5]  
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M].江蓝生 著.语文出版社.1988,
[6]  
汉语语法论文集.[M].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