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离合词是不是词?
被引:16
作者
:
周上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周上之
机构
:
[1]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来源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
2001年
/ 04期
关键词
:
离合词;
词;
词组;
D O I
:
10.16131/j.cnki.cn44-1669/g4.2001.04.009
中图分类号
:
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对我国对外汉语界关于离合词研究的几种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评述,并提出,离合词是集词和词组于一身的语言单位,缺乏统一的语法特征,不能因为它具有词的性质就否定它兼有的词组的功能。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词组方面的问题。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离合词的统计数字的平均值来看,离合词中词化的部分也并未占多数。因此,不能把离合词归入词。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53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动宾式类推及其规范
吴锡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吴锡根
[J].
语言文字应用,
1999,
(02)
: 13
-
17
[2]
述宾复合词的语法特点
施茂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校
施茂枝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01)
: 123
-
134
[3]
关于动宾带宾现象的一些思考(上)
刘大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大为
[J].
语文建设,
1998,
(01)
: 22
-
26
[4]
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兼论中高级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饶勤
[J].
汉语学习,
1997,
(01)
: 32
-
35
[5]
能扩展的“动+名”格式的讨论
赵金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赵金铭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4,
(02)
: 4
-
23
[6]
谈离合词的特点和用法
李清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清华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3,
(03)
: 91
-
100
[7]
汉语凝合动词的类型和特点[A]. 柯彼德.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 1999
[8]
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编辑委员会编, 2000
[9]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李大忠著, 1996
[10]
汉语语法问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静 著, 1987
←
1
2
→
共 14 条
[1]
动宾式类推及其规范
吴锡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吴锡根
[J].
语言文字应用,
1999,
(02)
: 13
-
17
[2]
述宾复合词的语法特点
施茂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校
施茂枝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01)
: 123
-
134
[3]
关于动宾带宾现象的一些思考(上)
刘大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大为
[J].
语文建设,
1998,
(01)
: 22
-
26
[4]
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兼论中高级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饶勤
[J].
汉语学习,
1997,
(01)
: 32
-
35
[5]
能扩展的“动+名”格式的讨论
赵金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赵金铭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4,
(02)
: 4
-
23
[6]
谈离合词的特点和用法
李清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清华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3,
(03)
: 91
-
100
[7]
汉语凝合动词的类型和特点[A]. 柯彼德.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 1999
[8]
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编辑委员会编, 2000
[9]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李大忠著, 1996
[10]
汉语语法问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静 著, 1987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