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

被引:53
作者
李自然
成思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投资价值; 激励; 退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缺少一个有效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这样的制度设计造成了监管层面和上市公司治理层面各方激励约束的恶性循环,不利于激励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延伸到宏观层面,突出的表现为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及其功能的削弱。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在近几年来有所提高,但以贷款利率或债券收益率为标准衡量的整体投资价值仍旧不高。而且绩效差的上市公司比重过高,并且其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为了解决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激励机制问题并实现其功能定位的调整,我们建议应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股权分置改革面临的两次“惊险跳跃” [J].
杨如彦 .
中国金融, 2005, (24) :72-72
[2]   让股市恢复本色——论调整期的中国股市 [J].
成思危 .
经济界, 2003, (03) :4-11
[3]   中美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比较与分析 [J].
张德富 ;
王昌锐 .
商业会计, 2003, (02) :19-20
[4]   中外退市机制比较及其启示 [J].
张莉 .
南方金融, 2002, (01) :46-48
[5]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法律思考 [J].
郑远民 ;
熊静波 .
法学, 2001, (08) :70-73
[6]   中国第一家退市公司——PT水仙研究 [J].
尚志田 .
上海经济研究, 2001, (06) :65-70+75
[8]   矫正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PT水仙退市的启示 [J].
张凯 .
中外管理导报, 2001, (06) :11-12
[9]   境外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定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许长新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1, (01) :34-37
[10]  
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杨如彦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