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标识

被引:12
作者
孙柏瑛 [1 ]
李卓青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学系
关键词
参与途径; 社会文明程度; 公共治理; 公民参与理论; 公民资格; 政府政策制定; 公民性格; 强势民主; 公共事务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疏离与割裂人们对家庭、教堂和邻里社区的精神皈依,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摧毁人们回归地方家园的行动……,虽然我们说尽家庭和邻里组织的所有不足之处,但是,它们永远是培养民众精神的首要组织。借助于家庭和邻里组织,公民性格得以稳步地形成,公民特有的草根思想得以逐步确立。民主必须始于公民的家园,而这个家园就是我们生活的邻里社区。——杜威,1927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 [J].
孙柏瑛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5, (05) :124-129
[2]   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J].
党秀云 .
中国行政管理, 2003, (10)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