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CR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分区及优化模式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为例

被引:43
作者
张颖
徐辉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布局; 适宜性分区; 优化模式; MCR模型; 金牛湖街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分区是实现布局优化的基础,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为例,利用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实现了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分区,从而为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实施和村镇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金牛湖街道农村居民点现状在整体上存在"布局松散、面积零碎"的问题;各村(社区)之间地域差异明显、分布不均衡;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沿"低坡度、低高程、交通便利"地带分布的显著特征;(2)按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程度,可将金牛湖街道划分为5种适宜性分区。其中,高度适宜区占街道总面积的16.5%,总体上能满足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3)基于农村居民点现状分析及适宜性分区结果,将各村(社区)划分为"就地城镇化"、"内部整改"、"逐步迁村并点"3种优化模式,并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优化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85 / 14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璧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与潜力分析.[D].陈斌.西南大学.2010, 08
[2]  
Globalization and population drivers of rural-urban land-use change in Chihuahua; Mexico.[J].Nate Currit;William E. Easterling.Land Use Policy.2008, 3
[3]   Analysis of the rural dwellings at new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Southeastern Anatolia, Turkey [J].
Polat, HE ;
Gun, M .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4, 39 (12) :1505-1515
[4]  
南京市土地整理与效益分析.[M].姚俊等; 主编.南京出版社.2008,
[5]   城乡统筹下的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研究——以宿迁市为例 [J].
肖锦成 ;
欧维新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2) :54-60+97
[6]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江南水乡河网分区保护研究 [J].
金妍 ;
车越 ;
杨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1) :8-14
[7]   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 [J].
邹利林 ;
王占岐 ;
王建英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9) :71-77
[8]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类型与优先度评判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郭力娜 ;
姜广辉 ;
李灿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7) :312-319+397
[9]   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布局优化——以彭水县保家镇为例 [J].
刘明皓 ;
戴志中 ;
邱道持 ;
刘建民 ;
郝威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476-482
[10]   基于GIS的麻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J].
谭雪兰 ;
段建南 ;
包春红 ;
朱红梅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06) :177-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