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区震旦纪地层序列和南、北方震旦系对比

被引:53
作者
薛耀松
曹瑞骥
唐天福
尹磊明
俞从流
杨杰东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南京
[2]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江苏
关键词
扬子区; 震旦系; 辽南系; 晚元古代; 年代地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31 [震旦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 2年“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决议“震旦系是青白口系之上的晚元古代最上部的一个年代地层单位 ,以三峡地区的剖面为代表 ,暂以莲沱组底界为底界”。但从区域性对比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学分析 ,莲沱组底至黄陵花岗岩的侵蚀面之间有约 10 0 Ma的沉积缺失 ,莲沱组和南沱组也不能代表 75 0~ 6 6 0 Ma间的沉积历史。峡东地区震旦系下部地层不完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赞同修订震旦系的含义 ,以下冰碛层 (古城组或铁丝坳组 )之底为震旦系的底界 ,年龄为 70 0 Ma。朝鲜飞浪洞组可与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对比 ,祥原系及辽南、徐淮地区的相当地层属“南华冰期”前的沉积地层。建议震旦系之下至青白口系顶 (85 0 Ma)之间建立辽南系 ,从而完善我国晚元古代年代地层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6+234 +23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