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探析

被引:27
作者
胡全柱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暨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文化自觉; 公共性;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16.01.008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自觉视角看,受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影响,乡村公共空间呈现出一系列文化不自觉的表征:公共空间强势植入、城市文化霸权、主体偏向和公共性缺失等。重建乡村公共空间需要以"内生"代替"植入",以"乡土文化"代替"城市文化",以"主体均衡"代替"主体偏向",以"公共性重建"代替"公共性缺失",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一个符合乡村社会的公共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J].
田毅鹏 .
社会科学战线, 2014, (06) :8-17
[2]   乡村公共空间的衰败与重建——兼论乡村社会整合 [J].
张良 .
学习与实践, 2013, (10) :91-100
[3]   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J].
王东 ;
王勇 ;
李广斌 .
国际城市规划, 2013, 28 (02) :57-63
[4]   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与实现途径 [J].
马永强 .
甘肃社会科学, 2011, (03) :179-183
[6]   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 [J].
董磊明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5) :51-57
[7]   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特质对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建设的启示 [J].
麻欣瑶 ;
丁绍刚 .
小城镇建设, 2009, (04) :59-62+65
[8]   公共空间的层次与变迁——村落公共空间形态分析 [J].
刘兴 ;
吴晓丹 .
华中建筑, 2008, (08) :141-144
[9]   桂北侗族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分析 [J].
吴斯真 ;
郑志 .
华中建筑, 2008, (08) :22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