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涉入与高管股权激励:“监督”还是“合谋”?

被引:21
作者
陈文强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股权激励效应; 控股股东涉入; 控股股东类型; 倾向得分匹配法;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7.01.008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殊制度背景,考察了控股股东涉入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激励效应实现过程中既有监督作用,也存在合谋现象,这种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受到控股股东涉入程度的影响,并在不同控股股东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股权激励整体上具有激励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并无显著影响,控股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合谋现象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中。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涉入程度高的民营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加剧了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本文还发现,授予激励力度更大、行权价格和条件更低、有效期更短的激励合约,是控股股东对管理层进行赎买,进而达成合谋的内在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33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J].
甄红线 ;
张先治 ;
迟国泰 .
金融研究, 2015, (12) :162-177
[2]   国有控股、市场竞争与股权激励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研究 [J].
贾生华 ;
陈文强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45 (05) :101-118
[3]   产权性质与股权激励设计动机——上海家化案例分析 [J].
邵帅 ;
周涛 ;
吕长江 .
会计研究, 2014, (10) :43-50+96
[4]   高管股权激励动机差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J].
周嘉南 ;
陈效东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 35 (02) :84-90
[5]   明星独董也是“花瓶”吗——基于双重代理成本的视角 [J].
罗进辉 ;
黄震 ;
李莉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6 (01) :76-90
[6]   股权激励能留住高管吗?——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宗文龙 ;
王玉涛 ;
魏紫 .
会计研究, 2013, (09) :58-63+97
[7]   激励水平、约束机制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 [J].
肖星 ;
陈婵 .
南开管理评论, 2013, 16 (01) :24-32
[8]   激励、福利还是奖励:薪酬管制背景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定位困境——基于泸州老窖的案例分析 [J].
辛宇 ;
吕长江 .
会计研究, 2012, (06) :67-75+93
[9]   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 [J].
周仁俊 ;
高开娟 .
会计研究, 2012, (05) :50-58+94
[10]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大股东的一个合法性“赎买”工具 [J].
陈仕华 ;
李维安 .
经济管理, 2012, 34 (03) :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