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及增长模式

被引:26
作者
冯海发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博士生
关键词
总要素生产率; 要素投入; 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贡献份额; 劳动生产率; 增长模式; 土地生产率; 生产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对农业经济效率的测度和评价,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部一商使用部分生产率指标,即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等。由于部分生产率是对某一个投入要素生产效率的反映,只能从一个角度说明经济效率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投入要素之间替代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尤为如此,因而用部分生产率指标测度和评价经济效率所得结论是很不准确的。为了能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农业的效率趋势,本文使用西方经济学界广泛使用的综合指标——总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ly(TFP)],对中国农业40年来的效率变化进行分析。一、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分析增长趋势总是要分阶段进行观察和比较的,而划分阶段一般又是研究者的一个主观选择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社会生产经济效率的统计分析.[M].(苏)康斯坦丁诺娃(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а;П.);(苏)索科林斯基(Соколинский;Э.)著;陆 戈;王毓贤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