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的研究Ⅰ.抗源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侵染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颜清上
陈品三
王连铮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抗源品种,大豆孢囊线虫,侵染,发育;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96.04.008
中图分类号
S435.2 [豆类作物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以鲁豆1号作感病对照,通过接种相同数量的卵和二龄幼虫并采用切顶水培技术研究我国筛选出的两个小黑豆抗源:灰皮支黑豆和元钵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侵染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24h侵入大豆抗感品种根内的二龄幼虫数十分接近,差异不显著;接种后水培15~17d,抗病品种根内的二、三龄幼虫数无论是单株平均值,还是所占百分数均极显著高于感病对照,而四龄幼虫、雌成虫和总成虫数正好与此相反。感病对照鲁豆1号根上二龄、三龄、四龄、雌成虫和总成虫数所占百分数为4.40%、10.20%、24.95%、29.35%和60.45%,而元钵黑豆和灰皮支黑豆根上各龄线虫的百分数分别为22.30%、26.50%、13.55%、3.80%、37.65%和24.30%、29.60%、15.05%、2.50%、31.15%。抗感品种根上线虫性比的差异极明显,抗病品种为10左右,而感病对照稍大于1;抗病品种根上线虫幼虫从二龄到三龄及从三龄到四龄阶段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从三龄到四龄阶段的死亡率高于从二龄到三龄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