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癌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5
作者
那光玮
李军
何科基
李洪华
赵晓宁
李兴文
弥海宁
机构
[1] 甘肃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甘肃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甘肃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甘肃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甘肃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甘肃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甘肃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RT-PCR; CK20mRN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 [消化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背景与目的:检测上皮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如CK19、CK20、多形上皮粘蛋白的核心蛋白(MUC1)及CEA等,在外周血、淋巴结及骨髓中的表达,是诊断早期胃肠道癌微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检测手术前、后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信使核糖核酸(CK20mRNA)的表达,了解胃肠道癌血行播散转移情况及在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RT-PCR)检测62例胃肠道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62例样本中,34例(54.3%)术前CK20mRNA检测为阳性,31例(50.0%)术后CK20mRNA检测为阳性,对照组10例正常人及12例良性胃肠病患者CK20mRNA测定均为阴性。Ⅰ、Ⅱ、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K20mRNA阳性率依次为37.5%、36.3%、66.7%、100.0%。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比较,两者间CK20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6.9%和8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道癌的分化程度及癌栓的形成与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无关。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mR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周血CK20mRNA检测可作为胃肠道癌微转移的判断指标之一,对临床正确分期及治疗起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50 / 1353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