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要素重配能够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吗?——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4
作者
赖永剑 [1 ]
伍海军 [2 ]
机构
[1] 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2]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要素重配; 制造业; 生产率增长,市场扭曲; PL方法;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3.01.007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2002~2007年的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本文使用一个全新的实证框架,研究了企业间要素重配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市场扭曲程度较高,但是市场化改革的努力已经使得企业间要素重配成为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极其重要的原因;由于中间投入对要素重配具有乘数效应,其产生的要素重配效应占据了最大份额;企业的进入、退出市场行为在要素重配中也表现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等市场化行为对促进企业间要素重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有资本比重等因素却对要素重配产生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金融扭曲差异与外商投资:存在U型曲线关系吗? [J].
张亮 ;
周申 .
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1) :87-94
[2]   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J].
聂辉华 ;
贾瑞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27-42
[4]   中国烟草产业行政垄断及其绩效的实证研究 [J].
杨骞 ;
刘华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4) :51-61
[5]   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J].
李玉红 ;
王皓 ;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2008, (06) :12-24
[6]   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的度量和比较及其外生决定因素(2000—2004) [J].
刘小玄 ;
李双杰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43-868
[7]   Intermediate Goods and Weak Links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nes, Charles I. .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 2011, 3 (02) :1-28
[8]   Firm-level evidence on productivity differentials and turnover in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J].
Aw, BY ;
Chen, XM ;
Roberts, M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1, 66 (01) :51-86
[9]  
Measuring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Using Plant-level Data .2 Petrin,A,J Levinsoh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Working Paper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