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沙盆地早白垩世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7
作者
董宝林
卢宏金
庞兴南
花如洪
机构
[1]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勘探公司桂林,桂林,桂林,河北廊坊
关键词
盆地; 白沙; 地质构造; 组合特征; 植物花粉; 阿尔必期; 孢粉化石; 玻片; 阿普第期; 早白垩世; 白垩纪; 粉砂岩; 碎屑岩; 海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报道在海南白沙盆地中生代“红层”中首次发现的孢粉化石,介绍了这一孢粉组合的基本特征,共50属75种,其中包括早期被子植物花粉2属3种,将其地质时代确定为早白垩世的阿普第期。根据孢粉组合推论当时的古气候可能属于热带、亚热带,本区当时可能处于干旱气候带与潮湿赤道气候带之间的过渡地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1+244 +244-2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二连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M].赵传本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2]  
广东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孢粉组合.[M].宋之琛;李曼英;钟林 著.科学出版社.1986,
[3]   我国早白垩世被子植物花粉研究之回顾 [J].
宋之琛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6, (04) :373-380
[4]   合肥盆地朱巷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时代和古植被古气候 [J].
王开发 ;
张玉兰 ;
王永元 ;
王家文 ;
王蓉 .
地质科学, 1985, (04) :401-40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