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FMI资料分析塔河油田南部中—下奥陶统储层构造应力场

被引:19
作者
丁文龙 [1 ,2 ]
漆立新 [3 ]
吕海涛 [3 ]
杨国庆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河油田南部; 中—下奥陶统储层; 裂缝; FMI成像测井; 构造应力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钻探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分布明显地受断裂和裂缝控制。裂缝主要为构造开启缝,其次为钻井诱导缝,裂缝走向具有明显方向性,其形成与古构造应力场关系密切。利用大量中—下奥陶统钻井FMI资料进行裂缝识别、成因分类和走向统计分析,认为钻井诱导缝受现今构造应力场控制,构造开启缝主要受古构造应力场控制,裂缝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塔河油田南部地区诱导缝优势走向为北东向,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向;构造开启缝优势走向主要有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两组,北北东向裂缝中可见充填缝,反映北北东向裂缝形成时间早于北东东向,其分别与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的古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相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852 / 8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塔河油田西南部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特征与分布 [J].
吕海涛 ;
丁文龙 ;
云露 ;
刘群 .
现代地质, 2009, 23 (04) :699-708
[2]   构造应力对裂缝形成与流体流动的影响 [J].
曾联波 ;
漆家福 ;
王成刚 ;
李彦录 .
地学前缘, 2008, (03) :292-298
[3]   根据FMI资料分析大庆油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应力场 [J].
雷茂盛 ;
王玉华 ;
赵杰 .
现代地质, 2007, (01) :14-21
[4]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J].
樊太亮 ;
于炳松 ;
高志前 .
现代地质, 2007, (01) :57-65
[5]   基于成像测井技术的裂缝储层综合评价 [J].
王美珍 ;
杨凯 ;
王树彬 ;
唐振国 ;
马春波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6) :12-15+122
[6]   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和地应力研究中的应用 [J].
黄继新 ;
彭仕宓 ;
王小军 ;
肖昆 .
石油学报, 2006, (06) :65-69
[7]   山东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井旁构造应力场分析 [J].
吴时国 ;
宋建勇 ;
余朝华 ;
邹东波 .
现代地质, 2006, (03) :436-440
[8]   成像测井资料在构造裂缝预测和评价中的应用 [J].
童亨茂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58-61+166
[9]   声电成像测井资料的综合应用 [J].
王晓娟 ;
章成广 ;
王志强 ;
张晓明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3) :289-291
[10]   声电成像测井技术在储层裂缝识别中的应用 [J].
孙加华 ;
肖洪伟 ;
幺忠文 ;
崔啸龙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3) :100-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