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沙质荒漠化趋势分析及预测

被引:8
作者
徐当会
王辉
张韬
陈翔舜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2] 甘肃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3] 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4] 兰州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沙质荒漠化; 预测模型;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02.01.008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河西走廊沙质荒漠化现状及发展趋 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选用1949年为基准年(即取整个时间段变化率)采用非线性回归模 型与采用GM(1.1)模型预测沙漠化趋势时具有相似的精度,其预测的沙漠化总面积2005年为55 540.7 km2与 55 548.7 km2,2010年为 57 415,2 km2与 57 398.8 km’;河西走廊荒漠化面积年平均增 长率达 0.37%,说明该区域荒漠化呈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56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河西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J].
张志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4) :36-40
[2]   塔里木河下游近50a来沙质荒漠化演变规律 [J].
王让会 ;
樊自立 .
中国沙漠, 2000, (01) :46-51
[3]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J].
宋凤兰 .
干旱区研究 , 1999, (03) :63-67
[4]   河西走廊荒漠化防治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 [J].
康玲 .
中国沙漠, 1999, (02) :100-103
[5]   刍议我国的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 [J].
刘毅华 ;
董玉祥 .
中国沙漠, 1999, (01) :18-23
[6]   西藏拉萨市土地沙漠化现状与趋势 [J].
沈渭寿 ;
杨萍 .
中国沙漠, 1999, (01) :34-38
[7]   河西人口与绿洲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研究 [J].
刘普幸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8, (01) :70-74
[8]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动态模拟研究 [J].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1996, (04) :389-396
[9]  
河西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樊胜岳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