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移质、底质微量金属形态分布
被引:12
作者:
陈敏,陈邦林,夏福兴,沈焕庭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美国Alabama大学
来源:
关键词:
最大浑浊带,微量金属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Tessier分离方法分析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洪、枯季悬移质和表层底质样品中Cd,Cu:,Pb和Zn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Cd主要以非残渣态存在,占总量90%左右,其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占多数,其次为碳酸盐结合态和离子交换态;Pb在非残渣态中比例约有74%,其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占近一半,Cu和Zn约有60%以非残渣态存在。其中有机态Cu比例较高。离子交换态的Cu和Pb接近为零.悬移质中微量金属不仅存在洪、枯季变化,而且存在空间变化,涨憩时南槽高于北槽,而落憩时则相反。表层悬移质微量金属含量沿南,北槽向海有递减趋势。总量变化与非残渣特别是铁锰氧化态和有机态的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