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岩溶地区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5
作者
杨廷锋
机构
[1] 凯里学院旅游与经济发展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动态变化; 可持续发展对策; 低碳经济; 农业生态系统; 能源结构; 岩溶地区;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定量地把握贵州岩溶地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动态影响,文章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研究方法,利用1978-2008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贵州岩溶地区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与结构状况。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贵州省岩溶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从1997年起,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了全国;多年平均生态消耗主要集中在化石燃料用地生态足迹、耕地生态足迹和草地类生态足迹;1978-2008年,贵州省岩溶地区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但一直高于全国的值,并且多年平均值是全国的2.3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6条相关的调控对策:提高利用现有资源的效率,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自然系统的生产率;加大岩溶地区的治理和生态恢复,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开发水能等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能源消费,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加大与外区域联系和合作,促进贸易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高利峰 ;
马彩虹 ;
邹小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1) :149-152
[2]   生态足迹方法研究及应用展望 [J].
常志华 ;
陆兆华 ;
甘莉 ;
葛伟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6, (06) :49-51
[3]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陈玲玲 .
生态学报, 2006, (11) :3812-3816
[4]   生态足迹分析的资源产量法研究 [J].
谢鸿宇 ;
不详 ;
刘年丰 ;
不详 ;
姚瑞珍 ;
不详 ;
宋巍巍 ;
不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6, (11) :1018-1021
[5]   陕西省生态足迹动态评价研究 [J].
温晓霞 ;
魏俊 ;
杨改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10) :55-60
[6]   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J].
李政海 ;
王海梅 ;
高吉喜 ;
韩永伟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587-593
[7]   贵州草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 [J].
熊先勤 ;
刘秀峰 ;
牟琼 ;
韩永芬 ;
罗天琼 ;
赵明坤 .
草业科学, 2006, (08) :16-20
[8]   沈阳市生态足迹变化特征研究 [J].
王道涵 ;
王秋萍 .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62-265
[9]  
南京市生态足迹实证分析[J]. 王亭娜,董平,陆玉麒.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03)
[10]  
南京市生态足迹实证分析[J]. 王亭娜,董平,陆玉麒.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