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螺经不同药物浸泡后酶组织化学变化的观察

被引:19
作者
谭苹
何昌浩
张艳
常汉斌
耿辉
龚太平
袁修学
熊希凯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武汉
[2] 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3] 同济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4] 武汉市常青医院
关键词
钉螺; 血吸虫病; 灭螺药增效剂; 三磷酸腺苷酶; 胆碱酯酶; 琥珀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8 [医学寄生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摘要
目的 为研究槟榔碱 (Arecoline)灭螺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加入和未加入增效剂的灭螺药物浸泡钉螺 2 4h后 ,观察不同浓度的Are单用或与杀螺剂合用对钉螺中枢神经节Mg2 + -ATPase、ChE、SDH、LDH的变化。结果  6 2 5mg/LAre浸泡钉螺 2 4h后 ,其中枢神经节Mg2 + -ATPase被明显破坏 ,ChE轻度破坏 ;1 5 6mg/LAre与 1 2 5mg/LNaPCP、 0 2 5mg/LNic、 15 6 2 5mg/LSG合用时 ,对钉螺中枢神经节Mg2 + -ATPase的破坏作用大于后三种药物单用时的作用 ;各实验组SDH、LDH无明显改变 ,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槟榔碱的增效作用机制在于增强其它杀螺药的药效作用 ,药物的杀螺位点在于阻断氧化磷酸化偶联生成ATP ,进而影响能量代谢 ,可能最终因ATP生成和利用障碍而使钉螺丧失机械运动及生物合成等生命功能而死亡。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4 +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槟榔碱对湖北钉螺足肌胆碱能受体的作用 [J].
耿辉 ;
夏国瑾 ;
何昌浩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9, (05) :281-283
[2]   槟榔碱与灭螺药物合用的增效作用研究 [J].
何昌浩 ;
夏国瑾 ;
李桂玲 ;
常汉斌 ;
李国成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9, (04) :215-216
[3]   钉螺组织化学与酶组织化学的研究 [J].
梁幼生 ;
肖荣炜 ;
叶嘉馥 ;
熊希凯 ;
梅方雄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2, (04) :201-203+257
[4]  
血吸虫生物学与血吸虫病的防治.[M].毛守白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5]  
生化毒理学导论.[M].(美)霍奇森(Hodgson;E);(美)格思里(Guthrie;F.E)著;吕伯钦等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6]  
细胞生理学.[M].[美]吉斯(A·C·Giese) 著;高天礼 译.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