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物在水和底泥中的分布研究现状

被引:7
作者
黎明
顾艳雯
杨赛克
机构
[1]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检验药学系
关键词
水污染; 底泥; 扩散;
D O I
10.16660/j.cnki.1674-098x.2011.12.047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沉淀、吸附、生物吸收等多种途径最终沉积于底泥中并逐渐积累,而沉积的污染物在温度升高、p H改变、扰动、电位改变等等条件的改变又会发生解吸、扩散,重新释放污染上覆水水质。河流底泥与上覆水之间不停地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底泥中的各种污染物质也与上覆水保持着一种吸收与释放的动态平衡。本文主要通过对水体主要污染指标COD、氮磷、重金属、POPs在水和底泥之间的互动关系描述,从而加强对水体污染的本质的了解,以便采取更好的防治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多沙河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分析 [J].
韩凝 ;
陈李雄 ;
夏建新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9, (S1) :125-135
[2]   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中多环芳烃研究 [J].
赵彩平 ;
丁毅 ;
李玉成 .
科技导报, 2009, 27 (16) :83-88
[3]  
DDTs在海河干流市区段沉积物/水间迁移行为研究[J]. 迟杰,张玄.环境科学. 2009(08)
[4]   环境因子对底泥释放COD、TN和TP的影响研究 [J].
朱健 ;
李捍东 ;
王平 .
水处理技术, 2009, 35 (08) :44-49
[5]   珠江广州段鸦岗断面底泥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评价 [J].
吕文英 ;
周树杰 ;
龚明睿 ;
王新明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26 (02) :135-137
[6]   里运河底泥COD和NH-N空间分布及对水质的影响 [J].
李勇 ;
朱智兵 .
水资源保护, 2008, (06) :72-75
[7]   不同组成湖泊沉积物对磷吸附的动力学 [J].
徐轶群 ;
赵秀兰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70-73
[8]   三峡库区消落带受淹土壤氮和磷释放的模拟实验 [J].
袁辉 ;
王里奥 ;
胡刚 ;
詹艳慧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1) :103-106
[9]   黄河水体中泥沙与污染物迁移转化关系探讨 [J].
曾永 ;
周艳丽 ;
李群 ;
姜胜利 .
人民黄河, 2006, (11) :28-29+32
[10]  
夏季梅梁湾水体中生物有效磷的分布及来源[J]. 黄清辉,王子健,王东红,马梅,王春霞.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