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政党与社会沟通——基于中国情境的现实观察与理论思考

被引:2
作者
王建华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沟通; 政府沟通; 政党沟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5 [党的领导];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050302 ;
摘要
感受互联网对物化世界的重塑,不能忽视其对政治制度带来的挑战。就政党与社会沟通而言,政党沟通的行政化,使得有效行政与技术在场,并不能改变社会对基层政权低度信任、政党与社会缺位沟通的现实。其中,虽有互联网对制度缺陷的放大效应,但主要还是政党与政府沟通同质性带来的制度困境。理顺政党与社会沟通的关系,需要破解政府沟通等于政党沟通的认识误区,建构以政党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社会沟通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全面深化改革年代的互联网 [J].
祝华新 .
中国改革, 2014, (04) :70-74+120
[2]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制度建设的逻辑分析——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 [J].
王建华 .
江苏社会科学, 2011, (02) :218-224
[3]   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以陕甘宁边区为个案 [J].
王建华 .
人文杂志, 2008, (06)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