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Bt基因棉压力下棉铃虫和异色瓢虫的波动性不对称

被引:7
作者
李娜
孟玲
翟保平
吴孔明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南京
[3] 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异色瓢虫; 波动性不对称; 适合度;
D O I
10.16380/j.kcxb.2004.02.011
中图分类号
S186 [农业昆虫学];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以取食转Bt基因棉的棉铃虫和取食转Bt基因棉上的蚜虫的异色瓢虫为研究对象 ,结合各自的适合度参数考察了波动性不对称 (fluctuatingasymmetry ,FA)在不同种群中各对称性状间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 :处理组棉铃虫种群的前、中、后足腿节 ,前翅肘横脉 ,前翅副室短径 ,后翅翅长均表现出FA ;与对照种群比较 ,前足腿节与后翅翅长的FA值较高。适合度参数测定结果显示 ,棉铃虫卵孵化率与成虫寿命显著低于对照种群 ,而成虫产卵量和幼虫发育历期与对照种群差异不显著。异色瓢虫取食了转Bt基因棉上的蚜虫后对其适合度各参数及各虫龄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无不良影响 ,其后翅翅长表现出FA ,但与对照种群的FA值无显著差异。FA的大小与种群适合度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尚需做进一步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转基因棉对棉蚜繁殖与取食行为的影响 [J].
刘向东 ;
翟保平 ;
张孝羲 ;
崔金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27-30
[2]   应用单雌系F2代法检测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J].
何丹军 ;
沈晋良 ;
周威君 ;
高聪芬 .
棉花学报, 2001, (02) :105-108
[3]   棉铃虫多代连续取食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演变 [J].
束春娥 ;
柏立新 ;
孙宏武 ;
孙以文 .
中国生物防治, 2001, (01) :1-5
[4]   抗Bt杀虫蛋白棉铃虫种群的相对适合度 [J].
范贤林 ;
孟香清 ;
芮昌辉 .
农药学学报, 2000, (03) :35-38
[5]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虫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J].
孟凤霞 ;
沈晋良 ;
周威君 ;
高聪芬 ;
唐灿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09-113
[6]   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R93-6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J].
崔金杰 ;
夏敬源 .
昆虫学报, 2000, (01) :45-53
[7]   转Bt基因棉对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J].
崔金杰 ;
夏敬源 .
棉花学报, 1999, (02) :30-37
[8]  
蛹期土壤水分状况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D]. 陈法军.南京农业大学. 2001
[9]  
关于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具有产生抗性风险的紧急报告 .2 沈晋良. 南京农业大学简报 . 1998
[10]  
Waltzing with asymmetry: is fluctuating asymmetry a powerful new tool for biologistsor just an alluring new dance step .2 PALMER A R. Bioscience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