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间行为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圈研究——空间识别与特征分析

被引:85
作者
黄建中 [1 ]
张芮琪 [2 ]
胡刚钰 [3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3]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时空间行为; 社区生活圈; 老年人; GPS数据; 空间识别; 上海;
D O I
10.16361/j.upf.201903011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研究老年人日常活动的时空间范围和特征,对于老年友好城市和社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为例,结合GPS定位和问卷调查,在分析老年人的时空间行为特征基础上,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圈进行空间识别与特征分析,进而对调研社区的老年人社区生活圈进行空间识别实证。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日常出行活动具有高频次、短时耗特征,而其对于休闲购物、社会交往等需求则主要通过中长距离出行实现。对应不同空间层次的出行活动,老年人日常生活圈可分为社区生活圈、扩展生活圈、机会生活圈等三个圈层。社区生活圈围绕家庭居住地呈不规则面状铺开,具有集聚性和连续性,机会生活圈呈现"飞地"特征,扩展生活圈则居于两者之间。老年人对于社区生活圈具有较大依赖性。研究认为社区生活圈是老年宜居社区规划和营造的重要区域,应结合时空规划实现老年人社区生活圈的自足性和共享性。同时,老年人对社区环境的使用强度和熟悉程度较高,应通过社区生活圈协同营造提升老年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老年视角下社区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研究——基于步行指数的方法 [J].
黄建中 ;
胡刚钰 ;
李敏 .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45-53
[2]   社区生活圈的界定与测度:以北京清河地区为例 [J].
孙道胜 ;
柴彦威 ;
张艳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6, (09) :1-9
[3]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服务设施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 [J].
胡刚钰 ;
黄建中 ;
牛强 .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02) :78-83
[4]   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特大城市社区动态规划探索 [J].
吴秋晴 .
上海城市规划, 2015, (04) :13-19
[5]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柴彦威 ;
张雪 ;
孙道胜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3) :61-69
[6]   国内外生活圈规划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述评 [J].
肖作鹏 ;
柴彦威 ;
张艳 .
规划师, 2014, 30 (10) :89-95
[7]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J].
申悦 ;
柴彦威 .
地理学报, 2013, 68 (04) :506-516
[8]   韩国住区规划的发展及其启示 [J].
朱一荣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 (05) :106-110
[9]   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地域系统的重建 [J].
袁家冬 ;
孙振杰 ;
张娜 ;
赵哲 .
地理科学, 2005, (01) :17-22
[10]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J].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1996, (01) :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