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地区孔隙演化的机理

被引:17
作者
蒋恕 [1 ]
蔡东升 [2 ]
朱筱敏 [3 ]
朱光辉 [1 ]
胡孝林 [1 ]
机构
[1]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2]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辽东湾地区; 孔隙演化; 次生孔隙; 演化机理; 成岩; 有机质演化; 早期油气充注; 超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孔隙演化机理对研究中深层储层控制因素、预测中深层有利储层及中深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辽东湾地区的辽中凹陷、辽西凸起及辽西凹陷孔隙演化分析表明,辽东湾地区凹陷和凸起的孔隙演化阶段是一致的,即在总体降低的背景中存在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所不同的是凹陷的次生孔隙发育带相对凸起深,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成岩演化、有机质的演化、粘土矿物的转化、超压、油气的早期充注密切相关.探讨了孔隙演化过程中孔隙度降低和次生孔隙发育的机理,认为辽东湾地区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主要源于有机酸对碳酸盐胶结物、长石、岩屑的溶蚀以及超压和早期油气充注对孔隙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366 / 3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渤南地区深层超压油气藏成因分析 [J].
孙锡文 .
断块油气田, 2005, (03) :32-34+91
[2]   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环境下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J].
姜涛 ;
解习农 .
地球科学, 2005, (02) :215-220
[3]   中国优质碎屑岩深层储层控制因素综述 [J].
李会军 ;
吴泰然 ;
吴波 ;
朱雷 ;
郭光立 .
地质科技情报, 2004, (04) :76-82
[4]   渤中坳陷超压-构造活动联控型流体流动与油气快速成藏 [J].
郝芳 ;
蔡东升 ;
邹华耀 ;
方勇 ;
曾治平 .
地球科学, 2004, (05) :518-524
[5]   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 [J].
李会军 ;
吴泰然 ;
马宗晋 ;
朱雷 ;
张文才 .
天然气工业, 2004, (08) :12-13+16
[6]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7]   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 [J].
王英民 ;
刘豪 ;
李立诚 ;
齐雪峰 ;
王媛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3-688
[8]   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与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J].
郝芳 ;
邹华耀 ;
倪建华 ;
曾治平 ;
王敏芳 .
地球科学, 2002, (05) :610-615
[9]   渤中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李丽霞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2) :24-32
[10]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