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砷地下水研究进展

被引:63
作者
郭华明
杨素珍
沈照理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高砷地下水; 迁移; 富集; 微生物; 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原生高砷地下水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世界范围内原生高砷地下水概况、砷富集环境和砷来源、分析方法和技术、砷富集机理以及高砷区水源安全保障技术等。提出了高砷地下水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含水介质中砷形态研究、微生物影响下含水层中砷的释放研究、同位素技术在高砷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高砷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109 / 11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水砷筛查报告 [J].
沈雁峰 ;
孙殿军 ;
赵新华 ;
于光前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5, (02) :56-59
[2]   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总报告) [J].
金银龙 ;
梁超轲 ;
何公理 ;
曹静祥 ;
马凤 ;
王汉章 ;
应波 ;
吉荣娣 ;
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协作组 .
卫生研究, 2003, (06) :519-540
[3]   山阴水砷中毒区地下水砷的富集因素分析 [J].
郭华明 ;
王焰新 ;
李永敏 .
环境科学, 2003, (04) :60-67
[4]   山西山阴、应县一带砷中毒区砷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J].
王敬华 ;
赵伦山 ;
吴悦斌 .
现代地质, 1998, (02) :3-5
[5]   内蒙河套平原砷中毒病区砷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J].
汤洁,林年丰,卞建民,刘五洲,张振林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6, (01)
[6]  
Arsenic removal from water using natural iron mineral–quartz sand columns.[J].Huaming Guo;Doris Stüben;Zolt Berner.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7, 2
[7]   Release of arsenic associated with the re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ron oxides [J].
Pedersen, Hanne D. ;
Postma, Dieke ;
Jakobsen, Rasmus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6, 70 (16) :4116-4129
[8]   Arsenic speciation in As(III)- and As(V)-treated soil using XANES spectroscopy [J].
Manning, B .
MICROCHIMICA ACTA, 2005, 151 (3-4) :181-188
[9]   Biogenic arsenopyrite in holocene peat sediment, India [J].
Farooqui, A ;
Bajpai, U .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03, 55 (02) :157-161
[10]   Arsenic enrichment in groundwater of West Bengal, India::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mobilization of As under reducing conditions [J].
Stüben, D ;
Berner, Z ;
Chandrasekharam, D ;
Karmakar, J .
APPLIED GEOCHEMISTRY, 2003, 18 (09) :1417-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