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金洞岔金矿床的形成条件与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4
作者
康学勇
机构
[1] 山西省黄金工业公司
关键词
层控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0.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金洞岔金矿床是著名小秦岭金矿田中最重要的矿床之一,属以后生作用为主的层控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石包体研究与热力学计算表明成矿温度为167~340℃,压力为14×108Pa,成矿流体具有弱酸性至中酸性,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太华群变质基性火山喷发岩及碎屑岩。金主要呈硫氢络合物[Au(HS)2]-的形式进行迁移,随着温度、压力、氧逸度、硫逸度、pH、Eh值等的变化,在有利的构造空间沉淀富集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金矿床.[M].韦永福等编著;.地震出版社.1994,
[2]  
中国金矿研究新进展.[M].中国科学院黄金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地震出版社.1994,
[3]   豫西小秦岭太华群金的地球化学背景及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J].
胡志宏 ;
胡受奚 ;
周顺之 ;
武耀城 ;
陈泽铭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6, (02) :63-73
[4]   小秦岭金矿床地球化学 [J].
栾世伟 ;
曹殿春 ;
方耀奎 ;
王嘉运 .
矿物岩石, 1985, (02) :2-7+1
[5]   矿物包裹体成分数据的热力学计算方法及应用 [J].
徐文炘 ;
陈民扬 ;
喻铁阶 ;
刘月星 ;
吴开华 .
矿产与地质, 1985, (01) :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