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上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8
作者
牛朝诗
罗其中
韩卉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
[2] 安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关键词
垂体上动脉,显微外科解剖,鞍区肿瘤;
D O I
10.13418/j.issn.1001-165x.1999.03.008
中图分类号
R329.4 [人体器官组织学(显微解剖学、组织解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为探讨垂体上动脉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时的意义,以及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了24例颅脑48侧颈内动脉发出的垂体上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结果:垂体上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有1~4支,可分为单支型(37.5%)和多支型(62.5%)。平均支数为2.2±1.0支,直径为0.26±0.1(0.16~0.48)mm。起点在颈内动脉起点远侧5.8±2.0(3.6~18.6)mm。该动脉起始后向内、后、上行至视交叉下前面,发出分支与对侧垂体上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分支相互吻合,构成漏斗周围吻合网,分布至漏斗、垂体、视交叉。且有一恒定分支折返前行至视神经,它对视神经的血液供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该动脉的显微解剖,对理解颈内动脉瘤的发生以及鞍区肿瘤的外科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5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