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与理论反思——世界经验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18
作者
孙立明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灾害救济; 风险管理;
D O I
10.19523/j.jjkx.2003.04.006
中图分类号
F841.6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农作物一切险为代表回顾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总起来看,农业保险的表现令人失望,主要原因在于这一计划建立在错误的理论模型基础之上,错误的理论导致对此类保险项目的潜在价值估计过高。一种比较流行的现点认为农业保险是取代政府的灾害救济的最佳形式,但是实际调查和历史记录表明,灾害救济与农业保险之间的替代关系并不强,并且保险计划并不能积累起足够的资金应对大灾,最终的结果是还得实行灾害救济。在中国实行政府资助的农业保险计划还面临一些特殊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的“逆淘汰”机制、反哺农业问题、农民的组织程度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保险计划的实施便无从谈起。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新体制 [J].
王兰芳 .
华东经济管理, 1998, (01) :53-55
[2]   农业保险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张俊飚 .
财金贸易, 1996, (12) :44-46+43
[3]  
Farmer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an application to Illinois grain farmers .2 Langemeier MR,Patrick GF.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