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比较与路径选择——以全员生产效率为中心

被引:77
作者
孙新华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 家庭农场; 工商企业; 全员生产效率;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3.12.007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依据五省六地的调查经验,本文比较了小农、家庭农场和工商企业的全员生产效率。研究发现,它们的全员生产效率依次降低,其根本原因在于三者劳动力使用方式的差异,即农户不雇工,家庭农场少量雇工,而工商企业则全部雇工。雇工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产生了劳动监督难题。劳动监督难题在降低单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劳动力成本。而劳动监督的难题根本上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化解的办法是回避雇工,这意味着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鉴于此,政府应充分尊重小农生产的主体地位,适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将其经营规模控制在不雇工或极少雇工的范围内,适当限制工商企业经营大田作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劳动力成本:规模经营的结构性限制——基于对林镇规模农业的调查 [J].
郭亮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03) :15-20
[2]   当下中国亟待培育新中农 [J].
贺雪峰 .
人民论坛, 2012, (13) :60-61
[3]   把握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脉搏 [J].
陈锡文 .
开放时代, 2012, (03) :112-115
[4]   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基本经济单位:家庭还是个人? [J].
黄宗智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2, (01) :76-93
[5]   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 [J].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 ;
张曙光 .
管理世界, 2010, (07) :66-85+97
[6]   论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实现途径 [J].
段进朋 ;
李冬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08) :48-52
[7]   家庭经营制:农业生产制度长期的必然选择 [J].
张进选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5) :46-51+80
[8]   关于农业规模经营问题 [J].
陈锡文 ;
韩俊 .
农村工作通讯, 2002, (07) :9-10
[9]   家庭经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J].
林善浪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0, (05) :59-62
[10]   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决定 [J].
罗必良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5) :18-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