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的生产方法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14
作者
张光裕
张友清
葛珞
单子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 湖北省国营蒋湖农场
关键词
美洲棉铃虫; NPV; 人工饲料; 西维因; 0-(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 有机氮杀虫剂; PIB;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81.04.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报道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核多角体病毒(NPV)的生产方法及其在棉田应用的试验研究结果。NPV用棉铃虫幼虫生产。从虫卵接种开始,用人工饲料饲养棉铃虫幼虫,到四龄用病毒感染,六天后收集病死虫,病毒致死率80~85%,单虫含量4~6×10~9PIB。由棉饼粉、粗棉油等配制成诱饵加低剂量西维因作病毒增效剂与NPV混用,显著提高病毒的防治效果。四年田间试验表明,NPV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效果相当于或优于常用高效化学农药。1979年开展了大面积飞机微量喷雾PVN杀虫剂的试验,也取得了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0+289 +289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