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耕演替与恢复生态学

被引:17
作者
朱桂林
山仑
刘国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3] 杨凌
关键词
弃耕; 演替; 恢复;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4.0207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弃耕演替是一种重要的演替模式 ,可以为生态恢复规划提供指导。弃耕演替为进展演替 ,但要恢复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可能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由演替本身的规律决定的。适当的人为干预可能会改变这种状况 ,并使演替进程大大缩短。对弃耕演替的研究是恢复生态学兴起的原始策动力 ,恢复生态学是在对弃耕演替的研究中形成并获得发展的。弃耕演替研究隶属于恢复生态学 ,是恢复生态学涵盖的一个重要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恢复生态学[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赵晓英等编著, 2001
[2]   西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与生态恶化及恢复重建的关系 [J].
程序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1) :84-90
[3]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特性与植被生产力关系研究进展 [J].
郝文芳 ;
梁宗锁 ;
韩蕊莲 ;
侯军岐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6) :265-270
[4]   恢复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J].
彭少麟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 (03) :188-192
[5]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J].
章家恩 ;
徐琪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111-115
[6]  
普通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孙儒泳等编, 1993
[7]  
Models, mechanisms and pathways of succession[J] . S. T. A. Pickett,S. L. Collins,J. J. Armesto. &nbspThe Botanical Review . 1987 (3)
[8]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 [J].
邹厚远 ;
刘国彬 ;
王晗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