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210Pb分布特征及其沉积速率

被引:30
作者
张瑞 [1 ,2 ]
潘少明 [1 ,2 ]
汪亚平 [1 ,2 ]
高建华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海岸海洋科学系
关键词
沉积速率; 沉积通量; 过剩210Pb总量; 长江口; 水下三角洲;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4.011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长江水下三角洲采集的十个沉积物柱状样中的放射性核素210Pb分析得知,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210Pb放射性比度在2.15~4.22dpm.g-1之间,210Pb沉降通量在1.50~11.21dpm.cm-2yr-1之间,过剩210Pb总量在>48.29~>361.68dpm.cm-2之间;210Pb沉降通量以及过剩210Pb总量均高于理论值,这表明在沉积物中存在210Pb的净输入和聚集。由210Pb放射性比度剖面所反映的沉积速率可知长江水下三角洲泥质沉积区沉积速率介于1.36~4.11cm.yr-1之间;总体上呈现近岸沉积速率较低,沿31°N纬线向20m等深线沉积速率升高的趋势,从122°15′E到122°30′E范围为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泥质沉积物堆积中心,其平均沉积速率为3.51cm.yr-1。
引用
收藏
页码:704 / 7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长江口泥质区垂向沉积结构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J].
张瑞 ;
汪亚平 ;
高建华 ;
潘少明 ;
张志林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8, (02) :80-91
[2]   南岭山地湖泊多环芳烃的大气沉降历史记录 [J].
刘国卿 ;
彭先芝 ;
张干 ;
祁士华 ;
邹世春 ;
李向东 .
地球化学, 2007, (04) :357-362
[3]   长江口水沙入海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J].
汪亚平 ;
潘少明 ;
HVWang ;
高建华 ;
杨旸 ;
王爱军 ;
李占海 ;
吴中 .
地理学报, 2006, (01) :35-46
[4]   长江口沉积物210Pb分布及沉积环境解释 [J].
段凌云 ;
王张华 ;
李茂田 ;
潘建明 ;
陈中原 ;
Yishiki Saito ;
Yutaka kanai .
沉积学报, 2005, (03) :514-522
[5]   河口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J].
叶属峰 ;
纪焕红 ;
曹恋 ;
黄秀清 .
海洋通报, 2004, (04) :32-37
[6]   长江口-杭州湾毗连海区的现代沉积速率 [J].
夏小明 ;
杨辉 ;
李炎 ;
李伯根 ;
潘少明 .
沉积学报, 2004, (01) :130-135
[7]   河口海岸环境沉积速率研究方法 [J].
王永红 ;
沈焕庭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2) :115-120
[9]   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有机质的物源分析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陈致林 ;
毛登 .
地球化学, 2001, (05) :416-424
[10]   潮汐沉积率与沉积间断 [J].
李从先 ;
王平 ;
范代读 ;
李铁松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2)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