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及其运作——以“人民调解工作室”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11
作者
毋爱斌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 司法; ADR; 人民调解工作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法院附设调解等类型的司法ADR是民事司法改革的一大发展方向。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人民调解工作室"等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机制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法院附设人民调解作为社会化的诉前调解机制拓展了人民调解的功能,使得诉与非诉对接上变得更为直接和灵活,也是司法ADR在中国实践的开始。但是,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在启动程序等方面也遇到正当性危机,对此需要理论上和制度构建上予以回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宋村的调解.[M].董磊明; 著.法律出版社.2008,
[3]  
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M].范愉;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M].(日)高见泽磨著;何勤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5]  
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意)莫诺·卡佩莱蒂(MauroCappelletti)编;刘俊祥主译;.法律出版社.2000,
[6]  
中国法律年鉴.[Z].甘重斗 主编.法律出版社.1988,
[7]   AGAINST SETTLEMENT [J].
FISS, OM .
YALE LAW JOURNAL, 1984, 93 (06) :1073-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