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纾的翻译看翻译的主体间性

被引:7
作者
旷剑敏
机构
[1] 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关键词
翻译的主体间性; 林纾的翻译; 视界; 部分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59 [翻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如何解决翻译主体间性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通过对林纾翻译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对整个翻译过程具有控制力并占有中心地位。只要译者的视界与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视界部分融合,主体间性问题就迎刃而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 [J].
胡庚申 .
中国翻译, 2004, (03) :12-18
[2]   谁是翻译主体 [J].
陈大亮 .
中国翻译, 2004, (02) :5-9
[3]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J].
许钧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04) :290-295
[4]   从话语的角度重读魏易与林纾合译的《黑奴吁天录》 [J].
张佩瑶 .
中国翻译, 2003, (02) :17-22
[5]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J].
许钧 .
中国翻译, 2003, (01) :8-13
[6]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
查明建 ;
田雨 .
中国翻译, 2003, (01) :21-26
[7]   论译者介入 [J].
陈秀 .
中国翻译, 2002, (01) :18-21
[8]   林译小说与林纾的文化选择 [J].
苏桂宁 .
文学评论, 2000, (05) :60-67
[9]  
林译小说 世纪末的一个悬念[J]. 吴俊.作家. 1999(09)
[10]  
翻译与批评[M].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周仪,罗平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