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关键日期问题——中日钓鱼岛列屿争端关键日期确定的考察

被引:18
作者
张卫彬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关键日期; 证据可采性; 钓鱼岛列屿; 国际法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3.1 [领土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的实践中,基于国家主权平等的要求,坚持当事方提供证据自由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不加甄别地采纳所有的证据。鉴于领土争端案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国际法院针对个案特殊情况,对证据可采性隐含适用了一些限制条件。关键日期一般决定着证据的可采性。对于在关键日期之后当事方的行为,国际法院通常不予考虑,除非该行为是先前行为的正常继续。而且,国际法院强调,在关键日期之后的当事方提供的利己证据,同样不具有可采性,并不存在分量大小的问题。关键日期证据排除规则对于解决钓鱼岛列屿争端具有重要意义。在关键日期之后,日本为了巩固对我国钓鱼岛列屿主权要求而采取的利己措施或试图取得有效统治之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季国兴, 2009
[2]  
条约法概论[M]. 法律出版社 , 李浩培著, 2003
[3]  
国际公法原理[M]. 法律出版社 , (英)伊恩·布朗利著, 2003
[4]  
奥本海国际法[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奥本海著, 1995
[5]  
The Critical Date[J] . L. F. E. Goldie.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 1963 (4)
[6]  
Evidence in International Litigation .2 Chittharanjan F Amerasinghe. Martinus Hijhoff Publishers . 2005
[7]  
Temple of Preah Vihear case, Judgment .2 I. C. J. Reports .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