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蝾螈科动物的反捕行为(正文)
被引:5
作者
:
E.D.布罗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克萨斯大学(奥林顿)生物系
E.D.布罗迪
R.A.纽斯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克萨斯大学(奥林顿)生物系
R.A.纽斯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大同
机构
:
[1]
德克萨斯大学(奥林顿)生物系
[2]
密西根大学(安堡)动物学博物馆
[3]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 美国
[4]
美国
[5]
中国
来源
:
动物学研究
|
1990年
/ 01期
关键词
:
反捕行为;
蝾螈类;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中国的蝾螈科(Family Salamandridae)动物演化出了卓越的,多种多样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皮肤毒腺存在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这些反捕食行为机制分布列入表1,并以照片解释其反捕行为,来用于已创建的定义和术语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定义和术语与不同反捕行为是密切相关的。该科中大多数蝾螈都有鲜艳的腹部色型,有皮肤分泌物毒素存在以警告捕食者。有的蝾螈,象兰尾蝾螈Cynops cyanura和中国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nsis甚至向上翻转显示腹部颜色。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6+97 +97-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