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右江中生代极低级变质带的变质变形过程
被引:10
作者
:
索书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索书田
祁向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祁向雷
毕先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毕先梅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
来源
:
地质科技情报
|
1996年
/ 04期
关键词
:
右江构造带,极低级变质作用,绿泥石-白云母堆垛,层状硅酸盐,电子探针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34.5 [中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右江中生代三叠系槽盆相浊流沉积岩系遭受了区域强烈变形和极低级变质作用,伊利石结晶度指数为0.331°~0.265°△2θ,属于浅层或近变质带;在野外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基础上,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电子探针等现代测试技术,对绿泥石-白云母堆垛集合体、细粒基质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化学成分及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绿泥石-白云母堆垛的碎屑成因及母矿物的变质过程;强调右江中生代极低级变质带具有板内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5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